特朗普涉币安赦免交易传闻:或已入股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?
引言
近日,一则爆炸性的消息撕裂了华盛顿与华尔街的平静——美国总统特朗普家族正秘密谈判入股币安美国,而创始人赵长鹏则以“赦免”为筹码,试图抹去43亿美元天价罚单的烙印。这场交织着政治特赦、家族商业与地缘资本的游戏,被《华尔街日报》称为“数字时代的旋转门交易”:一方是背负重罪却仍掌控全球最大加密帝国的华裔首富,另一方是手握总统赦免权并发行个人Meme币的“颠覆者”,二者的碰撞或将重塑加密行业的权力秩序。
短短24小时内,赵长鹏的坚决否认与特朗普的激烈驳斥,未能掩盖交易背后的残酷逻辑——币安美国市场份额从27%崩跌至1%的绝境下,特赦成了重启美国市场的“万能钥匙”;而特朗普家族则借势将触角伸向日均交易超650亿美元的加密心脏,甚至可能通过World Liberty Financial构建“发币-交易-监管”的闭环帝国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这场谈判恰逢美国暂停对孙宇晨的欺诈诉讼,后者曾向特朗普关联企业注资3000万美元,为币安提供了“赎买司法”的完美范本。当总统家族成为交易所股东,加密货币的“去中心化”理想是否终将沦为地缘博弈的祭品?答案或许藏在特朗普那句“让美国成为加密之都”的野心里。
01.交易本质:政治赦免与商业利益的隐秘对价
2025年3月13日,《华尔街日报》披露特朗普家族正与币安美国(Binance.US)谈判入股事宜,引发市场剧烈震荡。这一消息恰逢币安宣布获得阿联酋主权基金MGX的20亿美元注资仅24小时,形成“中东-美国”双重资本联动的戏剧性场景。
币安创始人赵长鹏(CZ)虽在社交媒体坚决否认交易存在,但其核心诉求已暴露无遗:通过特朗普的总统赦免权,解除其刑事定罪对币安全球业务的系统性威胁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双方谈判始于2024年末,币安提出以World Liberty Financial(特朗普家族控制的加密企业)为通道,构建“商业合作-政治赦免”的利益闭环。
关键矛盾点:若交易达成,特朗普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直接持有加密交易所股份的总统,其家族商业版图将延伸至日均交易额超650亿美元的加密基础设施,这与其监管决策权形成直接利益冲突。
02.币安的“特赦经济学”:43亿美元罚款后的生存公式
2023年币安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43亿美元和解协议,虽暂时避免解体危机,但留下两大后遗症:其一,赵长鹏因违反《银行保密法》被判4个月监禁,虽仍为币安最大股东(持股约36%),但其定罪导致币安在欧盟、新加坡等地合规申请受阻。其二,币安美国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7%暴跌至1%,被迫关闭美元出入金通道,日均交易量萎缩至2.1亿美元。
孙宇晨策略的复刻尝试
币安内部文件显示,其曾研究波场创始人孙宇晨的“投资换司法宽大”模式:2024年孙宇晨向World Liberty Financial注资3000万美元后,美国SEC随即暂停对其欺诈诉讼。币安试图通过类似路径,以入股特朗普家族企业换取赵长鹏特赦,从而突破《美国爱国者法案》对重罪犯关联企业的服务禁令。
地缘避险的双轨制
在寻求美国特赦的同时,币安加速向中东转移战略重心:MGX的20亿美元注资使币安首次获得国家级信用背书,其阿联酋员工占比达20%,且CEO Richard Teng曾任阿布扎比金融监管局局长。另外,币安2025年1月抛售80亿美元波动性加密资产,增持USDC等美元稳定币,或为应对潜在的美阿金融体系脱钩风险。
03.特朗普的加密权力工程:从Meme币到基础设施控制振
特朗普第二任期推行“加密新政”,其核心策略呈现三重动机:
首先,通过放宽监管吸引加密资本回流,支撑美元弱势周期下的金融市场活力,其次,将比特币纳入战略储备,构建与石油美元并行的“加密美元”体系,最后,World Liberty Financial已通过发行特朗普币($TRUMP)募资5.5亿美元,若控股币安美国,可形成“发行-交易-清算”的全产业链控制。
特朗普政府拟签署行政令,撤销拜登时期的“Operation Chokepoint 2.0”政策,允许加密公司直接接入美联储支付系统。此背景下,币安美国若获特赦,可借助政策红利快速收复失地——其现存技术架构仍支持每秒140万笔交易,远超Coinbase等竞争对手。
04.风险升级:国家资本博弈下的监管失序
美阿角力的加密维度
阿联酋MGX的注资与特朗普家族入股传闻的“巧合”,折射出更深层的地缘博弈:
美国担忧阿联酋通过币安推动“数字迪拉姆”计划,削弱美元在能源交易中的结算地位;
阿联酋则警惕特朗普政策转向可能引发的二次制裁,其选择以稳定币形式注资,隐含规避美元体系风险的意图。
总统权力的伦理危机
若特赦与商业交易挂钩,将开创危险先例:
利益冲突实体化
总统家族控股企业可直接影响SEC、CFTC等监管机构决策;
国家安全漏洞
币安链上曾检测出与哈马斯等组织的10万笔可疑交易,若监管放松可能重现系统性风险。
市场结构的垄断隐忧
币安若同时获得中东主权资本和美国政治庇护,可能形成“跨主权垄断”:
控制全球60%的现货交易量与80%的衍生品流动性;
借助特朗普政策推动“合规化洗牌”,挤压中小交易所生存空间。
写于结尾:
特朗普与币安的潜在交易,标志着加密货币监管进入“政治权力直接定价”的新阶段。这种模式下,国家资本不再满足于财务投资,而是通过控制核心基础设施重塑金融权力版图。
短期来看,币安可能借助双重庇护实现估值修复(当前隐含估值较2022年峰值下跌62%);但长期而言,主权力量的深度介入正在消解加密货币的“去中心化”本质。当交易所成为地缘博弈的筹码,加密行业的终极悖论已然显现:反抗传统金融霸权的革命者,最终成为了新霸权的构建者。
精品推荐
资讯攻略
更多+-
03/17
-
03/16
-
03/16
-
03/16
-
03/16
-
03/16